黄金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贵金属之一,它不仅具有经济价值,也是各地文明中的艺术品和祭祀品。在世界各地,有许多出土的黄金墓葬,展示了不同地区和时代的文化风貌。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的海昏侯黄金、希腊的阿伽门农黄金面具和中国的三星堆黄金,比较它们的年代、黄金重量和文化特征。以下均提供虚拟游览,详见文章结尾。
海昏侯是西汉时期的王侯,名刘贺,是汉武帝的孙子,曾经短暂地做过皇帝,后被废为海昏侯。他的墓葬位于江西省南昌市,于2011年发现,2015年开始发掘。海昏侯墓是中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、等级最高、保存最好的西汉王侯墓之一。1
海昏侯墓出土了大量的黄金文物,总重量达到115公斤,包括金饼、金板、麟趾金、大小马蹄金等。
海昏侯墓出土的黄金文物反映了刘贺死后的荣耀和尊严,也体现了他对天地宗庙和皇帝的敬意和感恩。
阿伽门农是古希腊传说中的英雄,是特洛伊战争的领导者之一,也是迈锡尼王国的国王。他的墓葬位于希腊南部的迈锡尼遗址,于1876年被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发现。阿伽门农墓是迈锡尼文明时期最富丽堂皇的王陵之一。
阿伽门农墓出土了许多精美的黄金文物,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件被称为“阿伽门农面具”的黄金面具。这件面具由纯金制成,高26厘米,重168克,呈方形,眉眼镂空,鼻梁高挺,嘴唇紧闭,表情庄严肃穆。这件面具被施里曼认为是阿伽门农的遗容,后来被证实是更早时期的一位王者的面具,但仍以阿伽门农面具的名字闻名于世。
阿伽门农面具是古希腊迈锡尼文明的代表作品之一,它展示了古希腊人对于死者的尊重和对于永生的向往。